2015/06/19茶筅製作&見学 (part 2)

前情提要:http://blog.yam.com/urasenketw/article/96224339





 

4.味削 5.面とり




把穗沾濕後,壓平在工作檯上,反覆刨削至約0.05mm的薄度,這是味削削完後穗的前端就不再像剛才那樣筆直硬挺,而是略略向內彎曲。




味削是高山茶筅的技法中最難也是最需要心無雜念、聚精會神的削出讓使用者容易使用的茶筅的步驟。







(photo by 歐拉)




味削後每一根穗的切面大約呈方形,從側面再把邊角修圓前端修細,穗的前端就會整個彎起來了,就是面とり




6.下編み、上編み:







把粗的穗一根根挑出,從基部用黑線穿過,外層的穗和和中心的穗就分開了!





每個人終於分配到一個完成下編的茶筅和工具,終於要進入我們體驗手作的部分了! 前面張大眼睛專注的看著職人一步步地進行著,終於~終於~~進入不會有濺血的危機,肉腳也可以體驗的上編程序了!!!



 


已經繞了一圈黑線、拖著兩條黑線尾巴的茶筅,把中心的穗用黑紙套住方便作業,然後,把兩條線分開,左手持茶筅並用手指壓著固定住右邊的線,右手拉起左邊的線包圍住眼前的那一根穗繞過去,再從下一根穗後面繞出來,這時,原本在左邊的線就變到右邊了~重新固定新的右邊的線後再重覆動作(我在說什麼啊…不過這個部分沒有實際操作真的很難理解…><)






(photo by 歐拉)

 



看似最簡單的程序但其實一點也不簡單(我認為純粹就只是這程序不會有濺血危機所以職人可以讓我們手作體驗! 連梁醫師都已經解釋到語無倫次了,可見當下我們是多麼手忙腳亂 ><……這是一道需要專注力&好眼力的程序,看我們幾個人聚精會神的跟這一根根0.6mm & 0.4mm竹麵線奮戰著,兩根黑色細繩交錯的繞著繞著,真的會開始眼花撩亂,不知身在何處……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耗眼力的工作…我們一邊哀豪一邊笑鬧著說「就算少繞一根應該也看不出來吧」的時候,就出現繞錯的慘劇了…還真不是普通的明顯哩!沒有被繞到的那根穗會翹出來…





就當我們繞完了一圈很得意時,職人先生和助教小姐很冷靜地說「要繞三圈喔」,於是我們繼續埋頭苦幹。在我們非常緩慢地工作時,hero of the world先生幫我們向職人先生請教專業職人製作的速度到底如何,以及這個手工技藝的生產現況。原來在過去,夫妻兩人共同製作的小工坊,兩人一同工作一整天只能做十支茶筅!!即使是現在,工坊的職人們採分工方式稍微提高效率,但每天的生產量仍很有限。我們不禁感嘆原來一只手工茶筅是如此地得來不易!以後再也不會覺得3000的茶筅很貴了!




好不容易在歡樂中繞完三圈,終於進入倒數第二道工序。






7腰並べ


我們將手上完成下編&上編程序的茶筅,交回給職人,由其調整每根茶筅穗的間隔以及茶筅穗開展的弧度,於此步驟決定每枝茶筅的的大小及茶筅穗開展的弧度形狀。








(photo by 歐拉)



 



8.仕上






終於~進入到茶筅製作的最後一道程序!!!



首先拿小竹板幫每一根穗整型把弧度做出來。然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職人們把中心的穗抓一抓、轉一轉、搓一搓…全新茶筅的標誌束起來的穗芯就出現了!









最後,職人們姆指套上一個皮指套,以一支金屬工具將外層的穗的前端折彎,茶筅就完成了!放進盒子裡,哇~變身成可以販售的商品啦!








仕上的程序職人有試著讓我們試試看不過手拙的我們果然只有搞破壞的可能! 茶筅穗前端原本已經略略折彎被我們拿著竹片一拉….不但沒有變成美麗的弧度居然還變直了-_-‘’’’最後當然得像職人求救,將茶筅再次整型




體驗結束後來到茶室裡享用茶點。六月果然是水無月當道!






每個人的茶碗都不同~優雅的赤樂、沉穩的萩燒、當令燈籠果的平茶碗、蜻蜓流水的平茶碗、還有葫蘆的平茶碗,職人說,茶會時,會讓葫蘆隱藏在各處,總共六個,讓大家在找尋中有驚喜感,也有福氣的寓意。






喝完茶後,就準備搭公車前去午餐。這個美麗的小城裡,不知有多少遵循傳統製作著茶筅的工坊。感謝他們。他們的努力就像茶筅一樣,雖然沒有銘,卻是點一服茶不可或缺的工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