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鷓鴣點若き白(一保堂)

                                                                                                                     圖文  snails

                                                                                                                     原文載於"地瓜上的蝸牛"部落格

天目茶碗在日本茶道中只用來練濃茶,這裏面或許藏著日本茶聖千利休的詭計?!





 日本抹茶道緣自中國宋代,宋代的茶有製成茶團也有散裝的,反正最後都要輾碎羅成細粉。飲用的時候是將茶粉至於茶碗中用茶筅擊打後飲用。



宋徽宗《大觀茶論》點篇「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謂之靜面點。蓋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未浹,又復增湯,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有隨湯擊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謂之一發點、蓋用湯已故,指腕不圓,粥面未凝。茶力已盡,雲霧雖泛,水腳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湯,調如融膠。環注盞畔,勿使侵茶。勢不欲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周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蘗之起麵。疎星皎月,燦然而生,則茶之根本立矣。 第二湯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線。急注急上,茶面不動,擊拂既力,色澤漸開,珠璣磊落。三湯多寘。如前擊拂,漸貴輕勻,周環旋復,表里洞徹,粟文蟹眼,泛結雜起,茶之色十巳得其六七。四湯尚嗇。筅欲轉稍寬而勿速,其清真華彩,既已煥發,雲霧漸生。五湯乃可少縱,筅欲輕勻而透達。如發立未盡,則擊以作之;發立已過,則拂以斂之。結浚靄、結凝雪。茶色盡矣。六湯以觀立作,乳點勃結,則以筅著居緩繞拂動而已,七湯以分輕清重濁,相稀稠得中,可欲則止。乳霧洶涌,溢盞而起,周回旋而不動,謂之咬盞。宜勻其輕清浮合者飲之,《桐君錄》曰,“茗有餑,飲之宜人,雖多不為過也。」



第一次注水用在調膏,第二次注水在姜茶膏調稀,這二個過程就像是日本茶道中的練濃茶。






前二次注水後的茶湯






日本茶道的濃茶就長這樣~~~



第3-7次的注水是將茶打發,就像是日本茶道中的點薄茶,只是在日本茶道中熁盞後就一次注水直接將茶打發,沒有調膏的動作,也沒有多次注水。




打發後的抹茶,這個樣子就是日本茶道中的薄茶



為什麼日本傳承了宋代的點茶,卻把宋代點茶的形式拆成兩部分令人費解。



這會不會是跟炒作茶道具有關?(以前文章說過)



或是當初日本從中國學茶可能源自僧廟,當時的點茶可能是這樣的↓







建長寺開山忌(圖引自 淡交 天目 p67)



由於天目茶碗都是放在天目台上點茶,如果要擊拂成薄茶需要較高的技術,所以在茶道中天目茶碗都用來練濃茶?



但是說實在的天目茶碗用來點薄茶容易的非常,我們還沒學茶道時,用日本的茶碗打掉40g的茶還是沒啥泡泡,一直到用了建盞(天目茶碗)才打出第一碗真正有泡沫的抹茶。



為何最後天目茶碗在日本茶道中會演變成只練濃茶?這還須好好研究一下啊!



其實用天目茶碗點茶要這麼點↓





1196年 宋金 興儀二年 山西 汾陽 王立伏墓壁畫


 







如何?這就是放在手掌心點出來的茶,「乳霧洶涌,溢盞而起,周回旋而不動」








藍鷓鴣點若き白有感



後記:若き白雖是爛茶,點得好跟XX昔也沒啥兩樣,點得爛的天授甚至比這個苦啊~~~在我來說學茶就是別把天授點苦了XDDDDDD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