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文茶庵Sun Moon Cha




https://www.thekono.com/articles/ab93d49b-2408-41f2-bf42-236f53f32c79


 文章出處    台灣建築報導2014/2月號第221期

文:藤森照信╱日本工學院大學教授

 



森文茶庵的緣起






 



 





 



初次接觸台灣的茶文化是2008年11月,當時我在坪林的茶業博物館舉辦了一場演講。那次的聚會大多都是一些相識很久的舊友,恰巧王榮文先生也前來聽講。也因著這個緣分有幸受王先生之託,在華山文化創意園區蓋一間茶室。





 



 





 



華山文化創意園區在日本時代是一間專賣工廠,現已作為歷史建築進行了保存,因此無法在建築物上做過多的改變,所以決定將茶室安置在進行了補強工程的屋頂上。





 



 





 



我之前在日本所蓋的茶室,大都是面積不到五平方米的小空間。因為此案是公共性文化設施,所以將空間擴大至邊長為二點七米,面積為七點三米的空間。以日本榻榻米的單位來換算的話,大約在四疊半左右。在四百年前日本茶道文化逐漸成形的時候,比這樣的面積更大的空間稱為廣間(hiroma),比這小的空間則稱為小間(koma)。





 



 





 



此案在設計上最難的地方是決定讓使用者直接坐在地上還是坐在椅子上。在台灣茶的文化中,似乎兩者都可以的樣子。對我而言,若是長時間席地而坐的話一定會腰酸背痛,加上當我參加了幾次台灣的茶會後發現,通常大家都會坐在椅子上,所以決定朝坐在椅子上的方向設計。





 



 












 



在體驗了幾次台灣的茶會後,非常敬佩大家對於茶的味道、香味以及桌上的茶具和插花的追求。但感覺對於容納這些物品的這個空間,似乎還存在一些問題。雖然呈現在眼前的這些事物都非常地完美,但背後的空間似乎有點冷清。以桌子為中心的品茶空間應是一整體。若沒有一個封閉的空間,就會讓人感覺無法靜下心來。





 



 





 



但在並不寬敞的空間中設計安置椅子的話,一般人或許不一定感覺得到,但以建築空間的角度來看會產生這樣一個問題:原本應該是統一完整的茶室空間,卻被桌子區隔成桌面上方的空間和桌面下方的空間。在一個較大的房間裡放置的桌椅,會被視作這個空間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不擔心空間會被區隔。但在較狹小的空間裡,桌子下方的空間似乎看得見但又看不見的,隱約之中桌面上下的空間就被區隔開了,這樣心情就比較不容易沉靜下來。





 



 





 



但是採用有椅子的設計時,要注意椅子後方不能有多餘的空間。所幸在狹小的空間裡設置椅子的話,就可以避免這樣的難題。問題是如何在狹小的空間裡,讓使用者的視線由桌椅延伸至牆壁再至天花板,並把這些都視為是同一個整體的空間來設計呢?這個問題對於狹小且採用坐式的日本茶室來說也是一個難題。





 



 





 



參考迄今為止歷史學家眼中所見到的日本或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歷史建築,也沒有找到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法,所以只好揮動手中的鉛筆自己來解決了。





 



 












 



當下做出一項決定。讓桌面以下的部分都看不見,也就是沒有桌面下的世界。於是就使桌面盡量地寬大,椅面盡可能狹窄。這樣當人在坐下之後,就無法看到腰部以下的部分了。於是就這樣,入座之後我們的視線就會從眼前寬廣的桌面銜接至牆面和窗戶,再延伸至天花板,茶室就這樣誕生了。





 



 





 



不論是日式的茶會還是台灣的茶會,都是主人(沏茶的人)與客人相對而坐,通常都不會去注意外面的景色。除非是情侶,長時間彼此相互對視的話,我會覺得受約束非常不自在。因此我沒有採用讓主人和客人座位面對面的設計,而是相互的視線是可以錯開的,並且可以欣賞到外面的景觀。





 



 












 



由於華山森文茶庵位於市中心,不希望看出去的景色是高樓林立。於是採用矮樹籬和竹籬將包括中庭在內的茶室包圍起來,這樣從茶室往外眺望的話,視線就會停留在這些籬笆的範圍之內。同時,將茶室窗戶的尺寸也放大到極限,使茶室和中庭融為一體。這樣就可以讓使用者感覺是在寧靜的綠色之中慢慢品茶了。





 



 





 



實際上坐在茶室裡往外眺望的話就會發現,自己所處的空間似乎已經和外面的高樓群區隔開,成為另外一個世界。





 



 












 



建築空間中把這種形成另外一個世界的設計稱為「壺中天」。這種設計的關鍵是需要有一個狹小的入口,當人在擠過這個狹小入口的時候,思緒會暫時性地中斷,從而對通過狹小入口後所進入的空間產生新鮮感,同時也會感受到此空間大小會比實際的要更大。森文茶庵外圍的細長小徑和很難爬上去的旋轉樓梯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設置的,茶室入口設計成洞穴的形狀也是同樣目的。像這樣類似洞穴的入口稱為「躙口」(nijiriguchi),這其實是四百年前千利休的設計。





 



 





 



我們再來看茶室的內部。桌面上設置有煮開水用的爐和插花用的水盤。通常在台灣的建築設計中不會涵蓋火爐和花瓶,為什麼我會將它們設計成一體呢?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人類發展史。首先人類一定會聚集在水的周圍生活,接下來就會需要用到火,當時人類生活也都是以火為中心而展開。更進一步地,人類是為了保護火不受到風雨的侵襲而開始建造自己的家園,所以人類的生活是以「水→火→住家」這樣一個順序展開的。





 



 












 



同時我把茶室視為住家的原型,建築物的最小單位來考量。因此,我設計的茶室即便空間再小,也都會設置水和火的位置。





 



 





 



最後,再聊一下所使用的建材。此案中使用了通常不會被使用的兩種建材。首先是位於邊角這個醒目位置上的竹柱子,這種竹子就是所謂的「巨竹」,是產於台灣的世界上最大的竹子。在我的這個作品之前,沒人將這種竹子作為建材使用。並且即便是台灣人也不太知道有這種竹子的存在,因此決定積極地使用它。





 



 












 



另外一種建材是貼在外牆和屋頂的黑色木板,稱為「燒板」。這是用很巧妙的工法將木板表面燒烤碳化後,形成極具耐久性的一種建材。





 



 





 



自古以來也只有西日本地區的民宅才會使用這種建材。無疑,在落成後不久屋頂的燒板上一定會長出雜草而使建築和自然融為一體,不過再經過一段時間長出榕樹的話就會損傷到建築,這時就需要更換燒板了。





 



 












 



作為住家的原型和建築物的最小單位的茶室需要人去不斷地維護,才會持續綻放出生命的光彩。若是沒有維護的話,那用不了多久它就會回到自然的懷抱。


 

留言